感悟日记

导读
最新推荐
每月精选
推荐排行
获赞排行
文章
励志文章
亲情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校园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人生感悟
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诗词
现代诗歌
古诗古词
爱情诗歌
爱情古诗
作文
作文宝典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读文斋 > 心情日记 > 感悟日记 >

《齐物论》随感一

评分作者:子墨时间:2015-05-10 02:57

  文字,不知从何时,俨然成为墨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墨最强大的精神慰己,承载着无数的快乐与释然;不仅如此,它一面诠释墨对于生命细节的理解,一面支撑墨将生活的苦闷恣意宣泄的同时;还承担着墨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望与想象,如同那双在黑暗中指引墨触摸幸福的眼睛.......

  近段时间,久未动笔,也没能及时梳理苛长而繁杂的情绪,以致它焦躁不安,盲目乱窜,四处找寻出口,未果。无可奈何,只好伴随同样无路可退,被迫搁浅在这难见阳光的阴冷心房内多日,混沌直至发霉的心事。终究,在百无聊赖下,它们只得齐齐将自个紧贴于斑驳流离的心室内壁。于是,凭空多出的一种无形的压抑感瞬间将墨掩埋,周身的空气此刻似乎也隐隐的在抽离。莫名窒息感愈发的强烈起来,以至常常令墨感到无法正常呼吸,这种日子着实令人难过。

  文字起源于生活,且允许高于生活。幻想中的幸福,理所当然也应该是一类幸福。许多个日子里,当烦闷与焦躁不知彼倦的相互交替涌现,淬不及防,令我感到难以招架时,无边无垠冥想中的幸福,迅速以填鸭般的姿态,救场似的,将盛满快乐与释然的自己,充塞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顷刻间,幸福的幻影漫天飞舞。幻想中的幸福,仅能存活在想象的空间范畴内,且还须依托于文字才可将它们的美好与纯净显现无遗并延续下去。它们的生命恬淡,稀薄,虚无且空灵的不着痕迹,但我们依旧能借以文字将它们的简单与灵动跃于纸上,存在心中。

  在许多日子里,它们着实给予过墨最真切且轻盈的快乐时光。或许这些,在某些人看来貌似有些空泛的自欺欺人了,倘若换一个角度理解呢?在它们的世界里,充满广阔无垠的潇洒,自由飘逸的随性。且在给予幸福感的同时,任何一方都毋须为这一刻愉悦,而强颜欢笑,曲意逢迎;也不会因此而惊扰,干涉或是累及其他..........它们纯粹而宁静,与我在梦境中所感受到的快乐一样,全都真实且鲜活的在我的生命中掠过.......留驻........

  梦,一直以来悄然,清浅的频繁出现在我生命的任何一种状态中,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墨一向习惯以文字记录梦境,无论梦中情景是多么的荒诞无稽 ,墨都相信这些全都起源于生活 ,它映射出自己白日里最真实的状态,最迫切的喜恶;也是自个对清醒时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的一种婉转的表达。墨个人较推崇弗洛伊德的关于梦的解释,他认为,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 ,愿望的达成。梦以实际的感觉意向表示观点和思想。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里,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与冲突。

  对此观点,墨深信不疑。于是,在无数迷糊混沌的日子中,面临生活里必要的抉择,模糊含混状态下的我,不识真假,难辨真伪。实在无法选择时,会依赖记录下的梦境,来分析,辨别自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情感喜恶。无论外人如何看待,墨仍旧是以不予理会的态度,将习惯延续下去,且对弗洛伊德的观点深信不疑。

  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来去如风,皆匆匆。关于梦, 老庄《齐物论》的代表名篇---庄周梦蝶,源自庄子对自己一个梦境的描写以及思考,探究。这个梦,在墨看来是一个了不起,同时意义也最为深远。‘昔者周庄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文大意,庄子忽于梦中醒觉,惊惶不定,思量着不知刚刚是自己闯入蝴蝶梦中,还是蝴蝶做梦时成了我庄周?由此文,庄子向人类指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是没有能力知道自己正在做梦。他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以及生死物化的观点。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醒时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虚幻而不真实的。庄子为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醒是一种境界,梦又是另一种境界,这二者确有不同;好比周庄是周庄,蝴蝶是蝴蝶,二者也具不同。但这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道》是形而上的,属于意识形态;自己与蝴蝶是形而下的,而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也都只是道的物化,只是虚无的道,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以一个梦作为最简单的寓言向我们阐述人世间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的问题。他认为,人生人死是一种物的转化,生死不过是随大流变化中的一个瞬间,只是同一物质在相互转化中的两种形态,只是从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再由另一种转化为第三种物质,无休无止,循环交替,永无止境。故而,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呢?

  《齐物论 》另一代表名篇---《庄子。秋水》中,有一节描述的是庄子与惠子间一场寓言似得论辩。惠子问‘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本文就《齐物论》而言,确信物各有知,或物各有情,只是知的层面各异。诚然,都说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怎会存在两个相同思想的人呢?

  我们面对着同一类物质,所感受到的各有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处在不同时间,空间或环境下 ,对同一物质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人和人之间实难做到相互了解,更别提完全的彼此理解。因而不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或是好的感受强加于他人。若恰巧有人理解,理应心存感激,如果没有,也当视若平常,这本就是生活原有的模样。

  若有人为此而暗生埋怨或是忿忿不平,只能充分说明了他的无知与浅薄。我们从这场关于鱼之乐辩论的描述中,除可以了解到庄子的机智与诡辩外,还同时体现出庄子精神的另一个层次。既然很难“相知”,余下的便是“自知”。自知,自得自乐。庄子在“庄周梦蝶”中将这一观点显现的足够令人意味深长。或许这些也是墨如此钟爱文字的主要原由吧。

  在醒着的大多数时间里,墨也喜以文字的形式叙述过往或是记录突如其来的感动与悲伤。有时感怀的许是日落前最后一缕略带寒气的微弱光线;许是斑驳的墙角边正在织网捕食的蜘蛛,心知随时会丢掉性命,却仍旧锲而不舍努力的活着..........这些片段性画面,稍纵即逝,下一秒已不复存在。如若没能就此一气呵成的完整记录,大半便也就此半途而废了。

  偶或也有完篇,但大都是信口胡诌,胡乱堆砌,词不达意,最后就连自己也难识其味,违了自己码字的初衷,自觉汗颜。 若整理思维,想再次提笔, 结果大多是,或不辨菽麦,或提笔忘字,亦或.....唉,.心知末学肤受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也由此方才切身领悟: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渊结网已太迟这两句话的寓意;甚至滋生些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怆意味。导致这类有始无终,龙头蛇尾的另一原委,则是因墨个性所致。凡事立争完美,讲求平衡。

  面对着生活,既期望拥吻自身的满足感,奢求世事皆能面面俱到,令所有的人满意,一切皆大欢喜。而另一方面则奉行不牵强,不附会,说自个的话,走自己的路,任由他人随意评说,与人无尤,于己无悔便是。祈盼着做人,习字,好恶,能够随心而起,兴致所至。文字原本是墨用于宣泄感情,解闷人生的唯一出口,它们细腻且生动的记录下生活中的一切悲喜,好恶。同时也常常凭借文字的形式将郁结已久的心事,畅快淋漓的一吐为快。

  但,如今每每临下笔之际,反复细思量,悄斟酌,深怕自己言语不当或是太过真实,引起他人的不悦。几番欲言又止,避重就轻之下,变得不知所云,这样继续下去的文字索然无味。 庄子《人间世》中言“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这其间蕴含的道理等同但丁《神曲》中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墨虽愿诚恳受教,奈何资质愚钝,对此只能是望洋兴叹,也怕自个若是生搬硬套,反倒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如同墨现在这三纸无驴的文字,恐贻笑大方矣。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齐物论是以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为基本精神。《齐物论》即《齐同物论》,它阐述万物平等。即使万事万物以表面看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当万物作为个体存在,所表现出的对立性在‘道’的面前,也是统一且浑然一体的,并且都在向其对立面转化。‘道通为一’不存在所谓的是非与不同。《庄子.内篇.逍遥游》中‘有待与无待’是文章的两个思想核心。

  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一生无法自由的根本原因,然而令我们造成‘有待’局面的不是外在客观因素对于我们的束缚,而是自己在主观认识以及思想上束缚了自己。他强调,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一切差别,也就能达到无待的境界。逍遥游是无待的自由境界。庄子理想中逍遥人格形象,其根本特征便是‘无己’。彻底‘无己’的方法,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无我的对立,忘记,丢弃为世俗价值所拘的自己,不计较功名利禄,不看重得失存亡,自然也就无待逍遥。

  庄子主张自我与自然万物间和谐,不为物欲所限制,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从精神上以及主观意识上,彻底摆脱社会政治,道德理性,金钱名利等等人性上的累赘与束缚,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精神以及心灵的自由。庄子的这些哲学思想,精神领域,思想境界,全都是墨毕生想要学习,追寻,探索的目标与人生真谛。
  (文/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