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文章

导读
最新推荐
每月精选
推荐排行
获赞排行
文章
励志文章
亲情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校园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人生感悟
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诗词
现代诗歌
古诗古词
爱情诗歌
爱情古诗
作文
作文宝典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登录 | 注册

农民的汗水

作者:含笑牧春秋时间:2021-06-04 09:58

  农业生产是农民的行业,种田产粮是农民的根本,体力劳动是农民的本份。农民,从出生那一天就注定,这一生要流淌很多很多的汗水,才能有收获、喜悦、希望、未来,才能挺起那佝偻的腰,才能真实地撑起"民以食为天″的那片天,才能经得起历史的天平称出贡献的重量。

  为什么要"锄禾日当午"呢?那是因为在烈日下,锄草草死,锄土土松,锄出病虫遭殃。撷取一个片段,一人一张锄,铲入土中,身体弯曲,近乎与地平行,然后前腿弓后腿蹬,双手握锄把,用力往后拉,如此往复,便流出汗水,于是锄地人直起身,用手往脸上抹一把。汗水里有身体里的油,日复一日,农人的脸就这样被自己的汗水洗涤着,被烈日灼烤着,一张脸就变得乌黑油亮了。

  而传统的老农民,还要裸背在农田干活,一张脊背也是晒得乌黑油亮。那些年代,农家人的日子贫穷,夏天一般只有一件白粗布做的汗衫,舍不得穿,更舍不得让汗水浸蚀腐烂,所以赤祼光背成为必然。一些生育了孩子的农妇,为了节省一件衣服,也加入一丝不挂的裸背队伍,我的老母亲赶上了那个无奈的fashion。

  农人在田间劳作,汗水涔涔地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流出来,顺手扯下搭在肩膀上的毛巾,胡乱地在脸上、身上擦一阵子,甫一低头投入干活,汗水立刻又流下来,而且是流个不止。整个干活的过程,大滴大滴的汗水珠玉般地在脊背上滾动、流淌,仿佛有无数个太阳在起舞,黑黝黝地脊背竟然反射出五光十色,映照出庄稼的葱绿,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农人迷离地双眼,望了又望天空那颗火辣辣地太阳。农人对“……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最有体会。

  农民面朝黄士背朝天,一步一个脚印留下岁月的劳苦。黎明下地耕作,夕阳西下收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辛苦的见证。春夏秋冬,农民的脚步匆匆。春季,叩开耕牛遍地走的大门播种;夏季,扯上赤日炎炎的帏幄田管;秋季,敲响风霜的警钟收获;冬季,迈进冰天雪境尽义务工。农民辛苦一生,打拼一辈子,而对于自己淌下的汗水。并不以为苦,因为他们明白,汗水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劳动,劳动是财富之父。我们吃的喝的,丰盛的餐桌上,是农民汗水的结晶。

  当我看到罗中立创作的肖像画《父亲》的时候,被震憾了。"父亲"的一只手,血管暴突似蚯蚓样端着一碗水,看上去手指是那样的粗糙、僵硬;一张脸布满了层叠的皱纹,如核桃一样沟沟道道,黑而厚,油亮闪灼。一双眼睛平视着前方,淡漠表情下,内蕴着一种筋骨般的刚毅,这是一张典型、真实地老农的脸。这张脸,终日经过太阳的曝晒,经过大地的灸烤,经过风的吹,雨的淋,融进了阳光的色彩,融进了泥土的色彩,融进了白天的色彩,融进了黑夜的色彩,于是便形成了一张黑红黑红的脸,一张散发着油亮光彩的脸。农家子弟们,熟悉自己父亲的那一张脸吗?

  在农耕社会,农民一直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繁重地劳动中,最让农民少流许多汗水的是牛,更应该给牛点个赞。

  牛,与农民而言,是财富,是忠实地朋友,是劳力,凡是重活、累活、苦活、拼命活、人力不能及的拼力活,都是牛来担当。宋代李纲有首咏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历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人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农人的精神,就是牛的一以贯之吃苦耐劳只知奉献的精神。农民本来就如筚路蓝缕的拓荒牛,勤勤垦垦的老黄牛,脚踏实地的孺子牛。

  在农村常见这样的"夏耕图",天气火热,农人鞭赶着牛犁地,那一对牛俯首、躬身、专注、用力。农人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掌鞭,一扯一撇缰绳,牛就知向内向外转弯,一抖缰绳就知直走,一吆喝"吁”就知止步,一声"哈″就知负重快行,牛"呼哧呼哧"的像肺气肿喘着粗气,瞪着圆鼓鼓的眼晴,网着一条条血丝,口中流出白色涎沬粘液,四腿迈着沉重的步子,一脚就踩出一个模具般的"蹄花";犁铧翻开的泥土甩向一边,似乎犁出的是一层一层绚丽地泥浪。可掌犁的汉子还时不时的鞭抽一下牛,不停地"喔喔喔"的发号施令,驱赶牛犁得更快些。"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迨等收工卸套的牛,已经是一体鞭痕,一脸疲惫,一身汗迹。蚊子、苍蝇、牛虻等吸血虫,乘机在牛的身体上叮咬,牛用扫帚般地尾巴不断的摇来晃去自卫,并发出一声声"哞哞哞″的哀嚎抗议。待人如斯殷勤忠厚老实的牛,居住的却是破陋低矮的牛厩,吃的是杂草麦穰谷糠……粗饲料。鲁迅先生赞美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人待牛不公。

  最近,网上有几个漂亮的女孩,穿着短袖衫短腿裤割麦子,我觉得很可笑,她们不是割麦子,而是作秀,或者是外行人为赚流量自编自导的嬉闹剧。真正割麦的劳动者,必须穿着长袖衣长腿裤。否则,麦穗上的锋芒针刺、麦叶如出鞘的刀划伤皮肤而引生的红疹,像皮炎一样又痒又疼钻心的刺挠人;整株麦棵的尘屑沾染周身上下,手指划拉身子就是灰指痕,擤鼻涕也是灰浓涕,身着短衣装割麦子太折磨人了。

  割麦子的活最累人、最苦、最脏、也最紧张。抢割小麦农人盼望晴空万里,然而又怕天空有太阳。火辣辣地阳光照射身上,被汗水湿透的衣服紧裹着身子,拧巴的伸展不自如,汗水蒸发后的盐渍蜇得皮肤难耐,还口渴心焦似火烤。这时候多么盼望乌云遮蔽太阳,或者吹来凉风,把那满身臭汗吹干爽。可如果真的乌云翻滚,狂风呼呼,农人的心又要提到嗓子眼了。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三晌",看着才泛黄的麦穗,一眨眼的功夫熟透了,熟得勾着头,熟得籽粒欲"脱颖而出″,这是要农民和老天爷抢时间,要和节气抢进度。稍微收割迟了,麦穗易断,麦粒爆落,如果遇上狂风暴雨,成熟的麦子易倒伏;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饱满的麦粒又易生芽,谁舍得让吃到口的白面馍馍遭受损失呢?

  割麦拼的不仅是体力,还有毅力,更有耐力。虽然男女老少齐上阵,但是女社员是割麦的主力军,很多年轻力壮的妇女,一人一次割三四十垅麦趟,因为割的麦垅多工分就多。割麦时人人都是虾腰蹶腚,左手攥把麦杆,右手飞快地挥舞镰刀,一把把小麦齐刷刷倒下,一铺一铺摆放好。割不多一会儿,就会腰酸背痛,汗流浃背,有人手上还磨出了血泡,脚脖和手腕上划出了血口子。割麦还要和别人暗暗较劲,有不服输的劲头。看到别人割得快,把自己拉得远了,就要尽快赶上,如果老是落在别人后头,自己的干劲也就松懈了,返城的上山下乡知青体会深刻。白居易有诗描写收麦:"足燕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那个时代,小麦产量普遍低,单产300多斤就是放卫星了。农民收获的粮食交够国家的公粮、完成统购统销粮、生产队留足种子粮以后,所剩无几,社员的口粮微乎其微。虽然一年到头难吃上几个白面馍馍,但麦子丰收的喜悦是真实地洋溢在每个乡下人的脸上。看到那金黄的麦田,闻着那扑鼻的麦香,想着那雪白的面粉,真正的农民谁不欣喜呢?而且割麦这几天,不管平时怎么再节省的人家,饮食也相对好些,起码用新麦子面粉蒸的白馍可以吃上几顿,这比过年都过瘾。所有人都精神着哩,干劲十足着哩,辛苦劳累都觉得值,老了才知道落下一身疼,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脊椎变形……

  今非昔比了,农民之所以如牛负累流淌汗水,是因为没有全程农业机械化,阙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现代化设备。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种地不交农业税也不纳粮了,国家还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养老补贴、免除义务工、乡村振兴等等政策。由于机械化解决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再也不用出大力流大汗了。自己与从前的自己比较,今天的农民富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享福了,清闲了,还可以外出打工了。

  农民的明天境遇又如何?肯定会因政策之福而更美好,党旗上的锤子镰刀就是象征。

  【作者的话】皖淮北以前农村的农民情景,如今一去不复返了!
  (文/含笑牧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