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短文学

导读
最新推荐
每月精选
推荐排行
获赞排行
文章
励志文章
亲情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校园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人生感悟
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诗词
现代诗歌
古诗古词
爱情诗歌
爱情古诗
作文
作文宝典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读文斋 > 原创故事 > 历史故事 >

大贤良师——张角

评分作者:驷车庶长时间:2020-06-11 10:54

  张角是汉末冀州巨鹿郡(也叫钜鹿郡)人。家室传承什么的都无法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汉末的一个狠角色。由他组织、策划并领导的黄巾起义,直接导致了汉末豪强的兴起,开创了“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军阀割据状况。

  将三国历史,说三国人物,写三国小说,一般都会从黄巾起义开始,像最著名的三国类小说《三国演义》便是如此,开篇第一章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建功。”而且“豪杰三结义”的根源也是黄巾之乱爆发,三人志气相投,结义报国。至于三国人物,那就更不用说了,刘备、关于、张飞、曹操、孙坚等等,也都是从黄巾起义开始正式沾上汉末三国这个风起云涌、壮怀激烈的舞台的。

  张角能组织、策划黄巾起义,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史籍资料来看,这是一个神仙人物。

  《后汉书·襄楷传》中记载“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这干吉就是于吉,《太平清领书》就是《太平经》。说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因为这《太平经》正是张角组建太平道,聚揽教众,进而发动黄巾起义的关键东西之一,甚至可以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思想基本来源于《太平经》。

  张角有两个兄弟,分别是张宝和张梁。兄弟三人得到《太平经》后,将《太平经》中的思想和社会上流行的“黄老”思想相结合,并成功发展成自己的教义。之后,张角手持九节杖,与张宝、张梁两兄弟从灵帝建宁初年开始广泛传道,逐渐形成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最早源流之一的太平道。

  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的最高天神。其纲领、目标、称号、口号、教区组织、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都根据《太平经》而来。

  张角根据《太平经》中“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而自称大贤良师,为太平道的总首领,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三人从冀州开始,一边大肆宣扬“鬼神监察,据善恶以增减寿命”的理论,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一边“跪拜首过,咒符水以疗病”,这对思想相对原始蒙昧的百姓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完全达到了核武级别。

  “跪拜首过”是用来配合“鬼神监察,据善恶以增减寿命”的,毕竟“据善恶以增减寿命”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先不说人都是自私的,都有趋利性,很多时候损人利己的事下意识的就会做出来,意识都意识不到。单单在汉末那个真正的视人命如草芥的世道里,很多时候就算是你想做个好人也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和条件啊!“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曹操诗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也并不是笑话。在那样的时代里,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活下去就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去做善事。

  所以“据善恶以增减寿命”非但不能起到吸引教众的目的,反而可能招惹大众的反感。因为绝大多数人为了生存下去,迫于无奈肯定做过很多的恶事。按照张角太平道的理论,他们肯定是要被减少寿命的,怎么办?依照中国人的习惯,其实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既然这个宗教给不了我好处,那我就不信你了呗!谁爱信谁信,反正我不是神经病,我不会平白无故去给自己减几年活头,虽说活着已经行难很痛苦了,但是只要活着说不定那天就赶上太平日子了呀!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中国人的信教问题。宗教作为文明的开端在中国文明里也很早的就出现了,像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在这些华夏文明的源头都发现了原始宗教与祭祀的痕迹,但是,因为华夏文化发源以及成长环境的复杂,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作用被充分发现并确定了下来,所以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一直是代表世俗的王权大于代表宗教的神权。这就导致中国人对于宗教信而不迷。

  我们经常看到去寺庙里求财、求福、求官、求子、求姻缘,或者消灾、避祸等等。就算我们自己见到寺庙或神像一般也会拜拜,即使不拜也会注意言行。但是我们做这些一般是出于尊敬,因为中国的很多神佛是由凡人演变来的。除此之外那就是有所求了。

  中国人一般不会为了宗教去奉献自己,不信的人自然不会理财,信的人,哪怕是很迷信,一般也是在和神佛做交易,在讨价还价。其一般流程是这样,信众先在寺庙内对着神佛发愿,告诉神佛自己的诉求,然后等着神佛帮自己实现,等愿望实现了,信众就会来还愿,给神佛以报酬。但是注意,就算是给神佛报酬,其报酬也远远赶不上愿望实现所带来的利益。所以说白了,中国人信教还是从利益出发的,像是当代诡异佛教乞求来生生在好人家,一声富贵。或皈依于道教,妄想今生休得长生。都是在和宗教以及神佛做生意,而且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我们人要处于获利一放。

  所以张角的“跪拜首过”一出来就开创了传教新局面。你做了恶事不要紧啊!只要你对着我张角磕个头,立马罪责就消了,不用减寿不说,做了好事了还能继续加寿。这还有什么说的,磕头这事对于老板姓来说还真的就不是个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而且韩信受的也是胯下之辱,不是磕头之辱,或者说磕头并不是个侮辱。

  再加上在社会教育和道德作用下,其实一般人做了恶事都会有罪恶感,虽说不会造成伤害,但放在心里偶尔就会膈应你一下。而“跪拜首过”就给了这些人一个极好的自我安慰与催眠的机会。

  所以众百姓一看有跪拜首过”的太平道,立马就会觉得这个组织还是不错的嘛!做了好事能给我增加寿命,做了错事只要磕个头就不会减少我的寿命,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管他灵不灵我先信着,不灵再说,反正我又不会少个什么。

  至于“咒符水以疗病”,那就又是一个大招了。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汉末的大瘟疫了。汉末人口从桓灵时期的巅峰值7000万左右降到三国年间的2000万左右,瘟疫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最大因素。所以当张角告诉广大的信众,自己能用咒符水治病,而且是免费治病的时候,再一次燃爆了广大贫苦百姓的信教热情。

  毕竟增减寿命眼睛看不见的,可治病救人是实实在在的啊,没说的,我信了。而且不光我自己信,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的光荣传统,不光我信,还带着亲戚朋友、村民社员一块信。这一下,太平道算是完全传开了。

  资治通鉴中说:“众共神而信之。”去投奔张角或者寻求张角治病的百姓达到了“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的程度。我们不由得得感叹一声,张角神人也。

  对于张角的家室,其实也很值得考究。要知道,即使是关羽家,也不过只有一本《易经》,一本《春秋》这种算是已经广为流传来的经典书籍,其他的书想都不要想,而且到关羽的时候还很可能就剩一本《春秋》了。要知道,关羽的爷爷和父亲可是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的人物。古代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可没有一个简单角色。

  而《太平经》共有170卷,能传到张角手里,而且张角还能发展成自己的教义,和张宝、张梁能给一块传道,那就说明这三兄弟最起码也是识字的,而且张角应该有一定的文化造诣,要不然面对古代不加标点符号的文言文,单是断句就能爽死你。所以张角家不可能是贫困百姓。最起码也是个地主小豪强之类。甚至都有可能是个小世家或破落豪强,只是因为造反性质被后人从历史上抹去了罢了。

  但不管怎样,张角在太平道的加持下已经有了有了广大的信众和社会名望了。下一步的行动也已近开始布置。后汉书中说:“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要知道,大汉一共才十三个州啊!在这其中有三个比较特殊的,分别是凉州、并州、交州。根据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的人口统计,全国共有人4800万人,其中并州69.68万,凉州47.86万,交州111.44万。这三州中,交州属于关起门过自己小日子的州,一般不参与国家大事。凉州和并州由于直面游牧民族,而且人口稀少,完全和游牧民族体量不匹配,所以整天杀来杀去的,完全处于苦逼的自嗨状态。剩下的地方也才十个州,所以当时除了东汉中央政府所在的司隶和山高路远的益州之外,其他的地方基本都有了太平道的基础。那可是占据了大汉将近77%人口的广大区域啊!

  说实话,大汉能在黄巾起义中不死,还只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起义,那真是强啊!怪不得王夫之会说:“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文/驷车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