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文章

导读
最新推荐
每月精选
推荐排行
获赞排行
文章
励志文章
亲情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校园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人生感悟
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诗词
现代诗歌
古诗古词
爱情诗歌
爱情古诗
作文
作文宝典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登录 | 注册

从光州固始出发

评分作者:花都.梦时间:2019-11-04 22:10

  天公不作美。来的时候,天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或许是雨天的缘故,天显得有些昏暗。烟雨蒙蒙,偌大一片青瓦白墙的陈氏将军祠笼着一层淡淡的水雾,如同13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距离很远,但也真切。

  将军祠的整个建筑透露出军帐式的雄伟与庄严。远观陈氏将军祠,就像是在瞻仰一本年代久远的古典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陈集镇是偏安固始东南的一个小镇,远离中心闹市的繁华,从地形地貌上看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能出此一位“揭开漳州序幕的人”,也算得上是一大奇迹了。公元657年,陈元光,这位后来被民众奉若神灵的“开漳圣王”,就出生在这里,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了13年。就是从这里出发,陈政、陈元光父子运筹帷幄、奉帝旨指挥千军万马平叛“蛮獠啸乱”;就是从这里出发,一批批身怀中原先进文化的将士,为漳州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发展了制陶、冶金等手工业,推动着漳州不断向前发展。

  未到将军祠,先见门前一方横塘水,塘水清澈可鉴。荷叶是绿绿的,翠绿欲滴地点缀着清粼粼的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下正是荷花绽放的大好季节,清风拂过,送来缕缕沉香,沁人心脾。池边亦花红柳绿,草木扶疏。隔着水塘,可依稀看到对面院落中的树木兀自浓郁地绿着,使整座院落看上去也生动了许多。若你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陈元光随祖母魏敬夫人念私塾时朗朗的读书声,似乎还可以捕捉到他骑马、射箭的身影。 据说陈元光13岁就领乡荐第一,足见其自幼聪颖好学。

  将军祠是陈元光将军的嫡孙陈酆(漳州第三任刺史)回故乡暂居期间,为纪念这个英雄的家族而建的祠堂。 陈氏将军祠占地5千多平方米,原有房屋近百间,几经兴废,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多平方米,总体为四合大院, 分前庭、后殿、耳室和配殿含廊。站在院落中观主殿建筑,单主脊、双面坡、四垂带样式的主殿屋脊给人一种庄严的气息。走进大殿,迎面见陈元光将军的塑像端坐正中,威风凛凛,颇具大将风范,上书“开漳圣王”,正堂的上方嵌有两块匾额:“威震闽粤”、“尘净东南”,两边的楹联为“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为陈元光一生开漳、建漳的丰功伟绩作了最好的诠释。配殿内还有陈元光的祖父陈克耕、祖母魏敬夫人、父亲陈政的塑像及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陈列室内陈列着绘有陈氏父子南下闽越过程的连环画以及陈元光的诗文展览。陈元光将军文武双全,他不仅作战骁勇、治漳有方,还著有《龙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诀》等诗文集。《全唐诗》还收录了他的三首诗作呢。

  先言其威震闽粤。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 泉州、漳州之间突发“蛮獠啸乱”,社会动荡不安。唐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帝诏,率领由河南光州固始一带八十七姓组成的唐府兵及其家属三千六百名,来到七闽与百粤交界的地区平叛“啸乱”。陈政病逝后,陈元光承袭父职,又经过大小百余次的战斗,终于平定了闽南一带的“啸乱”。从此,闽南地方安定,“从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由于平定“啸乱”且在创建漳州中功劳甚大,朝廷下诏令陈元光担任漳州首任刺史,其时陈元光30岁。

  再言其开闽建漳。陈元光治理漳州时很具远见卓识,他制定了一系列教化治民、弘扬文化、施行法治、改变民风的政策:开科选才,任用贤士;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学校,兴书院。又同时在州内设36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他还主张民族间和亲通婚,自己也是娶当地人为妻,以促使山越人逐渐接受汉文化。对归顺者,他划定地区居住,引导其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又称“九龙里”,这也是现今海外华人称“唐人”(聚居区为“唐人街”)而不称“汉人”的根源所在。陈元光执政期间,闽南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烟阜盛,和乐安居,奠定了漳州1300多年的千秋基业。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猛然想起了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燕翼宫”(陈元光在漳州唯一的府邸建筑)至今还有两片保存完好的“思光”瓦,“思光”瓦寓意思念故乡河南光州固始之情。故乡是人心中永恒的风景和不落的太阳,更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们心灵的慰藉。我想,在繁忙的军务政务之余,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陈元光将军的心头一定是充满了怅惘。后花园的鸟语花香使他沉入了童年的梦境,他多想终老故乡小镇,让故乡的微风为他抚平身心的创伤,让故乡茂盛的古槐树为他带来绿色的静谧。然而他明白,战争不仅仅是刀与枪,血与泪,硝烟与炮火,更重要的还有智慧和责任,承受和担当。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陈元光率轻骑前锋御敌,不幸以身殉职,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民皆号哭之。英雄的生命在55岁永远停驻,停驻在了异乡棕榈树下漳江河畔的一抔黄土里。未能终老故乡,成为了将军一生中最大的遗憾。陈元光殉职后,历代帝王对其开漳功业均推崇备至,屡赠封号;民众则感其恩德,奉其为“开漳圣王”,庙祀馨香,长盛不衰。

  管理人员告诉我,将军祠具有很高的人文纪念价值,在海内外“开漳圣王”信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早已成为海内外“开漳圣王”信众寄托敬祖尊宗、爱国爱乡情感的国家级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将军祠还具有突出的涉台渊源关系(台湾的桃园、宜兰、台北均有祭祀陈元光的寺庙),是重要的涉台文物,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情感、亲情乡谊的重要精神纽带之一。

  走出大殿,忽见右首院内不知何花绽放?绛红色,不艳却怵人,似花中有泪,俶尔怅然,遂转身出门。从将军祠出来,天居然晴了。陈氏将军祠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落日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叶,投下了形状各异的树影,映在了朱漆大门之上,光怪陆离,恍如隔世。四周稻花飘香,对面的安山浮光峰郁郁葱葱,远远近近辛勤耕种的农民们默默无闻,脸上洋溢着无尚荣光。是啊,许许多多的人正和他们一样,静静地,静静地终老一生,这其中或许有你,也有我。而这,是另一种人生。
  (文/花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