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日记

导读
最新推荐
每月精选
推荐排行
获赞排行
文章
励志文章
亲情文章
爱情文章
友情文章
校园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人生感悟
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诗词
现代诗歌
古诗古词
爱情诗歌
爱情古诗
作文
作文宝典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读文斋 > 心情日记 > 随感日记 >

墨写___佛教《1》

作者:子墨时间:2014-07-20 14:28

  以下所感,只代表墨一人之言,肯有偏颇及不敬,不尊,未到之处,乃愚妇才浅,识薄所致,望见谅,恭请雅正。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一位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的王子创建。由于他隶属释迦 (Sākya)族,所以人们又称其为---释迦牟尼,其寓意---释迦族圣人,佛教徒也尊称为本师释迦摩尼佛。

  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正式传入我国。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较为吻合。传入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很快便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都起到了深远的多方面影响。但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由于印度与我国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版本来传达的,故而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佛教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与此同时,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陆续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这个时期来到我们中国的。《公元618——907年》我国进入唐朝时代,佛教也从创始之初于印度发展了几百年,在这期间,由于戒律上的分歧,佛教内部出现了多种派别。

  唐早期,中国佛教完成了它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玄奘大师不远万里由印度学习佛法,学成后携多本经书回归故土。他回国后,唐太宗非常重视,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工作。因玄奘大师的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哲学,以及大、小乘佛教之精髓,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由于大乘佛教的教义最为符合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国情,更加顺应君心,抚慰民愿,所以逐渐替代原始佛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导。由此,大乘佛教在中国发扬状大,又以此影响至周边国家。

  而印度却在阿育王以后,由于遭受长期的外族侵略与侵占,佛教逐步被其它宗教所替代,比如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它们教徒 的人数上远远超过佛教徒很多倍。所以,佛教的后期发展主要是在中国境内形成。

  佛教的本意,大乘小乘均属佛法。佛法里原本并无大乘、小乘之称谓,只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五乘佛教。所谓“乘”,意译为梵文是 yana (音译“衍那”),有“乘载”或“道路”之意。

  我们现在所称呼的小乘佛教原为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则是后期佛教。小乘佛教以历史概念来看,应该是包括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是佛陀时代到佛灭一百年左右佛教没有分裂前的佛教,而在佛陀涅槃后一百年左右由于佛教内部在关于戒律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从从戒律上的分歧,逐步发展成为思想和观念上的不同,由此而产生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为两派,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佛教,同时称为南传佛教,也是现在习称的小乘佛教,它传承了古代上座部思想以及传统。现在我们习称的大乘佛教是建立于小乘佛教的基础上,由于大众部的不断推广,发展,壮大,从而逐渐产生大乘佛教这样的思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都属于大乘,主要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台湾、尼泊尔、蒙古、俄罗斯等地 。

  在关于大乘小乘如何称谓的问题上,学者及佛教徒间,长期存有争议。小乘佛教徒认为《小乘》包含贬义,以至《小乘》佛教派别本身不承认这一称谓,直至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仍旧一直自称其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并且在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就已明确规定了对南传佛教的称呼,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对南传佛教的正确称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而非小乘。大乘小乘都属正统佛法,它们的不同只是对不同根机的钟声而言。

  小乘佛教着重自我解脱,认为若想救人,育人,应先学会自救后再向他人伸出援手。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果位--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它的果位是菩萨和佛。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从佛陀那儿继承,延续,传播而来,均属佛法。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的主要区别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成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并且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则是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同时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还有无数的佛。

  南传佛教徒同时也认为佛涅槃以后,就已经断了生死之流,再无任何东西留在世上。小乘佛教是证无余涅槃,它讲究祸福自担、因果自负,因此没有回向一说;而大乘佛教则认为福德可以转移,因此讲究因果,轮回。大乘佛教认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菩提--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意译乃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意。

  墨理解为,心里有事即烦恼,心里无事即菩提。众生常迷不觉就会流落于生死,众生常觉不迷方能解脱到涅盘。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需要有净化的过程,而是当我们在不断学习,超越的过程当中就已开始实现两者之间的平等。

  见贤思齐,告诉我们要先有立地成佛之心,后才会因此而有所行动。他们的中心思想是《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人人皆可成佛,立地即是佛。大乘佛教认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他们要证的是无住涅槃,证了涅槃并不住在涅里。

  涅槃是常乐我净,佛有千百亿化身,化身是为度众生,常因一大事而因缘出现于世,以此令得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明见。在证得涅槃后还可能再回到众生中去。所以佛菩萨随类化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些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关于归宿以及见地上的不同。

  其次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行愿上的不同。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拯救世人。典型代表,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贤菩萨--代众生受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无不体现出大乘佛教的奉献精神。

  具体到修法上,主要体现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它们的主要中心思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愿力。小乘佛教的佛经来源在有文字佛经之前,都是由弟子代代传承;大乘佛教的佛经有的则来自于龙宫。

  南传佛教完全遵循的是2500年前原始佛教教义,根据释迦牟尼佛圆寂前留下的《四依法》1,依法不依人,2,依智不依识,3依义不依字,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苦,生老病死等;集,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召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八正道,可通于涅盘。以及佛教的基本观念《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自我修证,最终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从而达到最终的解脱。

  南传佛教重视的是每个人个体的修行,个人的宁静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大乘佛教虽同样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宁、安祥、完善。但是这种完善、安宁、安祥是要在奉献当中来实践,在利生当中来实行,在行菩萨道的同时来实现。它的先后次第是有一些不同。与此同时,上座部的佛经里也记载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从古至今不乏修行实践者,只是其具体的修法与大乘佛教有所区别。

  佛教指的是佛陀的教育,并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平常所指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较为通俗,易懂的一类说法,它实则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明及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觉悟的、了知一切的人。佛,佛陀简称,他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赐以我们解脱,只能教育,引导我们,给予方向,方式与方法。最终仍旧还得凭借我们自身努力才能得以解脱。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释迦摩尼降临人间后所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中,唯我独尊的《我》,并不单指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泛指全体人类,我们每一个人。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指:宇宙中人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都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是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取决于自己行为之善恶,努力与否与多寡的不同。就好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栽种的什么,就会收获到什么。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多次,全都是想为我们指出一条《成佛之道》,再凭借我们自身的能量,毅力、智慧与恒心创造出彻底且圆满的智慧与人格。

  以上所感,只代表墨一人之言,肯有偏颇及不敬,不尊,未到之处,乃愚妇才浅,识薄所致,望见谅,恭请雅正。

  仅以此文纪念与诤友--王柠相识,相知,相伴,携手同行的二十春秋。在此墨祝愿花余生静好,幸福安康。

  2014,7,20《初稿1》
  (文/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