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宝典

当前位置:读文斋 > 作文宝典 > 高二年级 >

不是为了继承上一辈的梦想作文1500字

高二年级议论文作文评分作者:Dd时间:2019-10-04 19:11

  孩子的梦想就是父母的梦想,由你去实现就行了,我们梦想着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只是把自己的梦寄托在了你的梦想上,所谓父母就是这样的,所谓家族就是这样的。

  ——古河秋生《Clannad》

  表妹年纪轻轻就出去工作。前几天她哭着给我打电话,她说自己工作一年长了10来斤,上班无所事事,跟办公室那些喝茶看报的中年女人完全没共同话题,自己还年轻,不想继续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

  “当时回家有点无奈,我妈花很多钱找关系弄到的名额,确实是非常体面的工作,亲戚朋友都会羡慕的那种,一半原因算是为我考虑,另外一半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我根本看不到未来,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倒饬自己也不知给谁看,我妈还乐此不疲地帮忙安排各种相亲对象,我真的觉得好压抑。”

  我听完之后十分感慨:表妹和我从小就被拿出来比较,“听话”“乖巧”“懂事”是她的专属形容词,我呢?就是专门在家庭聚会上被各种批斗的。“除了成绩不用操心,哪儿都惹人烦!”我妈这话听得我都快长耳茧了。反思之余,我也在想,小时候屡获“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好青年——我到底哪里出了作风问题?《走近科学》也无法解释为何“不愿父母安排自己的人生”就是大逆不道。

  表妹说自己现在像个傀儡,人生重要节点都在妈妈安排之下:志愿填了妈妈喜欢的法律,工作听从了妈妈的安排,现在连婚姻妈妈也想一手操办了。

  很多父母,都理所当然地觉得,女孩子的归宿就是回家找个安稳工作,结婚生子,度过一生。我不禁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日剧《过保护的加穗子》:主人公加穗子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被父母保护得很好,衣食住行都被做家庭主妇的妈妈照顾得事无巨细,虽然加穗子并没被宠成自私、任性的孩子,却变成了十足的妈宝,连早上穿什么衣服都要问妈妈的意见。大学快毕业,加穗子面临找工作,却不知自己想做什么。一系列求职失败后,强势的妈妈告诉她:“做家庭主妇吧!”“嫁个好人吧!”“像妈妈这样把家庭主妇做好也很重要!”

  其实不止女生,有位朋友曾跟我说,父亲希望他读研的原因,是以后可以回市里当公务员,政府有人的话,家里做生意会比较好谈。听上去一点毛病都没有,养儿二十多年为家族做贡献天经地义。幸好他比较自我,跑到游戏公司写代码去了。

  我们被看作父母的第二次人生。

  父母年轻的时候可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大多败给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因此,很多父母会将年轻时未到得志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并且都觉得自己是在为儿女考虑,“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要走都多”,他们总以为自己是最了解情况的,对儿女人生的规划都是最完美的。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担任各种“建议官”,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学文科还是理科,考哪个大学,选哪个专业,去哪个城市,找什么样的工作,再到跟什么人恋爱结婚,他们都试图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承受风险,就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干预,没留下任何独立空间。他们甚至认为孩子处理不好任何有关安全的事务,任何探索、冒险、解决问题的通道都被“善意”地堵住,因为他们对“风险”这个词的容忍度极低。我在高中前,被禁止参与爬山等安全系数稍低的活动,以至于我觉得在妈妈的眼中,我仿佛是个随时可能从悬崖坠落的傻子。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过两次人生就好了,那么第一次踩的坑完全可以在第二次时避免掉,第一次人生里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可以带到第二次里重新上演。

  可惜,我们都没有第二次人生,于是父母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

  于是父母们未曾实现的梦想,带有主个人主观偏见的经验,还有对我们人生的各种安排和禁止,就像生日礼物一样被一股脑打包塞到我们的脑子里,他们衷心希望我们能欣然接受,满心期待我们脸上满足的笑容。

  前段时间有部火爆电影《摔跤吧爸爸》,讲的是一个印度老爹,曾是全国摔跤冠军,一心想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摔跤事业。结果天不遂人愿,用尽浑身解数结果还是连生两个女儿,老爹心如死灰,准备放弃自己的梦想。但却偶然从女儿胖揍隔壁男生中发现了她们的天赋,于是毅然决然逼着女儿每天早起锻炼、穿男孩衣服,还剪下她们的头发,并为她们制定一系列困难重重的训练计划,最后在周围人的嘲笑声中,把女儿们一步步培养成了摔跤冠军。

  虽然女儿们最后很争气,拿到了冠军名号,但父母到底有没有权利让儿女们代替他们来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呢?

  一片好评声中,也夹杂了不少争议。有人说这部电影三观不正,它传达的价值观是:子女是父母的产物,所以子女的人生可以由父母做主。更有人愤怒地指出:这部电影宣扬“女儿可以沦为父亲梦想的奴隶”。

  但你不是父母的替代品。

  表姐家的女儿,今年12岁,每周除了要上课外辅导班之外,还要抽空去练钢琴和舞蹈,据说目前因为课业繁重,已经停掉了游泳和网球。这样的父母在中国不算少数,他们投入时间、金钱、希望……只求孩子能够弥补自己没实现的童年梦想。

  表姐说,让孩子多参加兴趣班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挖掘她的潜能,看哪方面有天赋;提高她自身的修养素质,让她成为一个高雅的女生;锻炼意志,让她知道要好好坚持;提高社交能力,多交些学校之外的朋友。

  我随口问了一句,那她自己喜欢什么呀?

  表姐犹豫了几秒,回答说:“都还行。”

  好吧,“都还行”就是“都不喜欢”。

  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是个孩子就得培养个特长”的风气,全社会都为之陷入了一种狂热的状态。各种兴趣班蜂拥而起、坐地要价,父母也甘愿为此花钱。表现优异的孩子还需要到处参加比赛,为实现父母的梦想耗尽心力。

  打篮球本来是很轻松的运动。我们做完作业去练会儿,会非常放松。但如果父母要求你在篮球上做出成绩,将打篮球当作让自己获取更多荣誉的手段,显然会让我们压力倍增。

  如果你在重压之下,并不确定这些梦想是不是自己的,那么不妨勇敢告诉自己:喜欢一件事,那就去做;如果不喜欢,那就不要做。父母其实没有权利干涉你的自由。

  不要让自己不知不觉活成父母的替代品,你该勇敢选择做你自己,你也只能是你自己。

  写这篇文章时,表妹又打电话来了。她说决定去上海,那边朋友比较多,高中也是在那里读的:“为了以后自己不会抑郁到自杀,我一定要趁着还年轻逃离这里。不管惨到什么地步,我都不后悔。”

  我有点庆幸她没来重庆。

  这里天干物燥,不适合水灵灵的她。

首发读文斋作文宝典,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