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宝典

当前位置:读文斋 > 作文宝典 > 初三年级 >

以爱之名,满目狰狞作文1500字

初三年级散文作文评分作者:喜欢兔子小姐时间:2019-09-22 10:01

  “我觉得我不适合这样的激将法,你们老是这样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的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如果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所以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拍一下。”

  【你以爱之名,却满目狰狞。】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然而家长不清楚,他们以爱之名做出的行为,却一步一步打击着孩子,直到将他们推入深渊。

  其中,语言暴力,作用极大。

  他们毫不顾忌孩子真正的感受,认为孩子这点责骂都承受不了,以后如何走上社会。根据美国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家长们每天对孩子说的话只有不到20%是正面鼓励,而每个孩子平均每天会得到400条负面评论。

  父母并不认为这些话会伤害到孩子,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发泄情绪,但他们仍然会想,孩子嘛,骂骂也没什么的,过一阵就忘了。

  “你脑子里都装的什么?”
  “你是不是有病?”
  “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孩子?”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做不到?”

  他们对语言暴力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语言怎么可能伤害到孩子呢,只是骂骂而已。

  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做过一次实验——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反应在大脑区域,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你在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的时候,孩子精神上受到的疼痛,与受伤时身体上受到的疼痛不相上下。

  你说出一句句的责骂,化作一把把利刃刺入孩子的心脏。

  你随意说出的几句话,或许在孩子心里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你的否定,批判,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有些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转变为对自己的攻击,逐渐变得沉默,自卑;有些孩子将情绪释放在他人身上,变得暴戾,冷血。调查显示,有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语言上的攻击。

  你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你的肆意批判,会葬送孩子的一生。

  “被父母骂到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
  “当我伤心难过的哭到虚脱的时候,父母却看着我说:‘发什么神经。’”

  父母也许会辩驳说,你看,我的孩子明明很好啊,他每天都很开朗活泼,没有自卑沉默,也没有暴戾冷血,看起来健健康康的。

  “看起来”。

  只是看起来而已。

  好孩子微笑的面具下,早已是伤痕累累的面庞。

  或许你认为,抑郁症离自己的孩子很远很远,你觉得小孩子没有什么烦心事。在他们眼里,抑郁症是蓬头垢面,双眼呆滞,骨瘦如柴,其实不然。

  “他每天吃好的穿好的,能给他的我都给他,他有什么好抑郁的。”
  “小孩子家能有什么烦心事,就是太闲了。”
  “天天说抑郁抑郁的,就是给他惯的,衣食无忧还抑郁。”

  这样的话,在抑郁症病人眼里,就像是一味毒药。

  抑郁症病人并不是大人们所想的那种样子,抑郁症真正的样子是玛丽莲梦露,是张国荣,是梵高。他们面带笑容,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区别。他们笑着抑郁。

  我国卫生部调研数据显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有约3000万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发病率在20%左右,也就是说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

  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教授也给过一组数据——30.4%的北大新生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的学生认为人活着没有意义。

  有这样一种病叫做“空心病”,它有一种更形象的说法——“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换句话说,孩子的价值观有所缺陷,以致他们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我国青少年自杀率正在逐年飙升。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经不起打击?

  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无处可去,都给了自己。

  他们经历挫折后的无助,无处倾诉,都化作了对自己的怀疑。

  现在的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成功的太多太多,而真正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越来越少,仿佛孩子的世界是永远没有忧愁的。

  如果一个老人想要自杀,你告诉他生活还有很多美好,他会想起自己的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

  最可怕的是你对一个孩子说人生还有很多希望时,他看不到一点光。

  家长常觉得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还一副很累的样子,自己比孩子累的多,随之开始数落,“你看你一天什么都不干,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做饭做家务…”

  现在的学生,初中以上的哪个不是五六点起来?随便叼片面包,也顾不上什么梳妆打扮,随便洗把脸就在寒风中向学校走去。你说你小时候多累多累,现在的学生从早上六七点坐到晚上六七点,学习做题记单词,你真的认为脑力工作比体力工作轻松吗?

  若每个家长都能换位思考想到这些,大概这篇文也不会出现了。

  世界上大概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努力的去试着理解别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现在孩子的苦,并不比当年家长经历的少。

首发读文斋作文宝典,未经授权严禁转载